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,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。請重新載入頁面。立即重新載入
查看更多「香港好去處」精彩內容
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設計、室內裝飾及生活方式品牌,Maison&Objet 將於 2025 年隆重回歸香港,並以全新身份 「Maison&Objet Intérieurs Hong Kong 2025 」 盛大升級再臨,革新原有的專業展覽模式,揭示室內設計的未來藍圖。
繼 2024 年於香港首度矚目登場並廣獲好評後,今年展會將以全新品牌身份「Maison&Objet Intérieurs Hong Kong 」歸來,以「Crossroads 」 為年度主題,禮讚文化匯萃、永續創新,以及傳統工藝與前沿設計的交融。展會旨在進一步鞏固香港在設計、生活方式、創新概念與國際合作等方面作為亞洲重要樞紐的地位。
展會將於 2025 年 12 月 3 至 6 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,帶來「靈感」(Inspiration )、「探索」(Discovery )及「交流」(Encounters )三大核心元素,為亞洲設計專業人士構築嶄新的創意盛會:
• 首個主題展區「Design Factory 」啟發靈感,由才華洋溢的國際設計策劃四個展館,
深入發掘 2025 年「Crossroads 」主題。
• 「Design Showcase 」 將引領參觀者延續探索之旅,邀請九大國際知名設計工作室聯
袂勾勒室內設計的全景。
• 「Le Club 」商務貴賓廳將築起交流平台,讓設計業界人士品味佳饌,同時暢聚、結識新朋,激發嶄新的創意合作機遇。
1.Design Factory
Design Factory 旨在帶來驚喜與啟發,將聚焦永續發展、材料創新及文化對話,以突破性藝術
手法展示設計特色、物件與家具,為現代世界提出積極解決方案。四大沉浸式展館由富國際視
野的策展人精心呈現:
展館 1 – 「Shifted Mirrors: Fragments of a Dreamed East」,由 Clélie Debehault 與 Liv Vaisberg (比利時)和 Ann Chan (香港特別行政區)策展
展館以佔地 300 平方米、類似房間的獨立島嶼構成,每個空間皆探索文化的轉譯與混合,以及東西方之間的物質詩學。靈感參照自文人書齋、日本茶室、韓國舍廊房,以及香港唐樓,經由西方視角重新詮釋,包括新形態的「中國風」(C hinoiserie ),構築出一場深邃而多層次的敘事旅程。極簡建築手法以及對木材、屏風、藤編、紡織品與折射表面等混合材質的運用,讓展品融於場景而非獨立展示,從而在過程中減廢及盡量在展後將資源循環再用。
策展人簡介:Clélie Debehault (巴黎 / 布魯塞爾)是一位深具國際視野的藝術與設計顧問,擁有橫跨一級及二級藝術市場的豐富資歷,專注於為奢侈品牌、網上平台、畫廊、建築師及設計師提供策略咨詢。Liv Vaisberg (鹿特丹)是一位國際藝術總監,聯合創辦 COLLECTIBLE ,並創立 Huidenclub 及鹿特丹設計雙年展,在此之前,她曾聯合策劃 Independent Brussels 。展館場景由 Ann Chan (香港特別行政區)設計,融合東方感性與西方創新,創造以敘事為主導的協作式空間。
展館 2 –「Anthropocene Adhocsime」,由 Lionel Jadot (比利時)策展
由纜線洞穴與電子廢料遺跡構成夢幻般的入口,通向一個被重新喚醒的生態世界,細聽物質的喃喃自語。鹽結晶形成地形,海藻舒展呼吸;毛氈、蠟、根莖、菌絲體與有機內臟交織在鋁材與工業碎片之間。靜默之物在此被賦予生命,廢棄品成為資源,而酒店款待被重新想像為一個沉浸式感官客房,回收材料與自然元素共存。展館結合復古未來主義、煉金術般的轉化以及出人意表的觸感,批判過度消費,同時邀請人們以在地、有機且隨性的全新製作方式,從我們忽視或遺棄的事物中構建未來。
策展人簡介:常駐布魯塞爾的 Lionel Jadot 身兼室內建築師、藝術家、設計師與電影製作人於一身,熟練材料變革的語言,無違地將木材編織入金屬,礦物交融於植物,舊物蛻變為新形。作為 的創辦人,他塑造的作品宛如有機且能量湧動的獨立個體,糅合復古未來主義以及多元電影美學,將廢棄材料轉化為非凡之作。
展館 3 –「Breath of Bamboo」,由 Korakot Aromdee(泰國)策展
在一座可漫步遊覽的展亭中,清風拂過指間,使傳統於形體之中流動。作品靈感源自潮汐與微 風的律動,展亭流暢的參數曲線以竹、藤、蔓與草為主要材料,全以結繩相繫,無釘無銲。每 一個元素皆蘊含平衡、動感與聲響:蜿蜒的廊道迴盪 Ban Laem 海岸的潮韻、參與式結繩立柱、隨光流轉的竹影,與搖曳的雕塑諧奏,將村落工藝推向面向國際的櫥窗。「 Breath of Bamboo 」的設計天然而精準,不僅是一座建築物,更是一則關於風、結與工藝的生命敘事。
策展人簡介:泰國設計師 Korakot Aromdee 於 2006 年創立 Korakot International,承襲祖父 的「 Chula 」風箏製作技術,加以轉化與創新,編織出富雕塑感同時兼備功能性的作品,橫跨 藝術、建築與產品設計等領域。他主要選用泰國「泗淑竹」( Seesuk Bamboo)與麻繩為素材,領導的工作室由最初十名受訓工匠發展至超過六十人,積極保育泰國傳統工藝文化的真實性,並在國際舞台上獲得廣泛迴響。
展館 4 –「Living Matters 」,由 Elizabeth Leriche(法國)策展
三大創意感官宇宙揭示了物質的嶄新敍事及細膩話語,在觸覺、情感及象徵中呈現設計與生命的共鳴。柔光繭域(Soft Cocoon )以環抱感的圓潤形態與藝術裝置拉開序幕,傳遞延續親密與關懷;內蘊森息( Inner Forest )引領觀者進入樹木、植物編織與自然物質共譜的棲地,深化匠藝與自然的對話;絢色漫溢( Chromatic Exuberance )帶來一場色彩的沉浸體驗,由明亮的黃到炙熱的橙,將物件化為光與能量的玩味探索。「 Living Matters 」構築出一個歐洲與亞洲創作交匯的空間,揭示在地與全球、記憶與創新、物質與想像之間的共鳴。
策展人簡介:潮流觀察先驅 Elizabeth Leriche 是與其同名的風格工作室的創辦人及總監,於紡織、時尚、設計、工業及家居領域擁有超過二十年經驗。作為 巴黎展趨勢觀察團隊的長期成員,她以色彩為基礎構建多感官敘事,將文化信號轉化為引人入勝的裝置藝術,並為品牌、畫廊及設計師提供策略指導。
2. Design Showcase
八組國際室內場景探索混合式生活風格、待客之道與文化交融
策展足跡遍及七個設計之都: 巴黎、米蘭、杜拜、新德里、上海、香港與首爾, 以 「Crossroads 」引領脈絡,詮釋風格混融,洞察現代社會對於居住、工作、接待與休憩等生活場景的多功能需求。
展示空間 1 - 巴黎 X 香港:Hubert Le Gall 與 Alfred Lam
率先映入眼簾的,是以極致而充滿奇想的巴黎視角重新詮釋的北京傳統四合院:起居、餐敘、閒逸、閱讀與花圃五大生活場景以庭院為軸,如詩般鋪展。L's Where 的古董與復古珍品在此遇上 具雕塑感的當代設計作品,悉心糅合不同材質,包括木材、金屬及柔軟織物,並以玩味鏡飾及洋溢藝術氣息的擺設點綴,彷如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的奇幻一隅。設計團隊攜手多位創意伙伴:本地花藝師以花卉與庭園造景注入生機,Elsa Jeandedieu 創作壁畫,Wallpaper Plus 則為牆面修飾肌理,共同勾勒出跨文化的序言。
設計師簡介:來自巴黎的 Hubert Gall 以雕塑感家俱與場景美學聞名,作品遍佈全球,並與多間殿堂級機構及品牌合作。Studio 1618 創辦人 Alfred Lam 則以材質深度與精準美學構築出層次分明、以人為本的當代空間,於香港設計界獨樹一幟。
展示空間 2 杜拜:Kristina Zanic, Beyond Majlis
「Beyond Majlis 」在文化底蘊與科技語境的張力之間遊走,以未來主義視角重塑中東聚會空間。弧形模組座椅取代傳統矩形布局,在宛如夜空星光的懸吊燈光裝置下,呈現靈活多變的社交場域。沙漠溫潤的中性色系與銅金色調主導意境,搭配曲面金屬網牆與拋光石材地面,影像投影與全息技術穿梭其間,虛實之界悄然消融,營造深邃朦朧的光影之境。
設計師簡介: Kristina Zanic 擁有逾 年的專業經驗,在杜拜、倫敦、利雅德、曼谷及菲律賓皆設有工作室,領導多項屢獲殊榮的酒店、養生、餐飲及住宅項目。憑藉卓越的設計實力與創新精神, 她的事務所屢獲國際殊榮, 並被 Interior Design 雜誌譽為「國際設計巨匠(International Giant of Design)」。
展示空間 3 - 新德里: Aparna Kaushik,「Rooh Dilli」
恬靜而對稱的會客廳承載新德里帝國核心的建築精神,呼應國會大廈與總統府的軸線美學,展 現歐式幾何與印度工藝的文化融合。空間以線性格局展開,劃分出閱讀、休憩與社交三大區域,皆沿著對稱軸精心編排。無論是來自拉賈斯坦的手工雕石、精緻編織地毯、以及致敬現代印度藝術大師的作品,皆富有傳承的精隨,以克制為韻、以節奏為序、以細節為敬,共同織就一段既具觸感又具永恆氣韻的故事。
設計師簡介:Aparna Kaushik 是印度最受矚目的建築師之一,領導匯聚逾 人的跨領域設計團隊,專注打造極致奢華住宅與量身訂製設計。她的創作融合古典比例與當代生活美學,作品屢獲國際肯定,曾獲《AD 》、《 EDIDA 》與《Forbes The Bold Club》讚譽。
展示空間 4 - 香港:梁志天,「Connect 」
竹者,虛心有節,乃東方文化中謙遜與堅毅之象徵。「 Connect 」沿用竹棚工藝編織並開拓結構、材料與空間的創新語境,串聯文化脈絡,致敬非物質文化遺產。純白竹竿層層橫豎交錯,經由鏡面映照幻境綿延,虛實相生;深灰弧形竹枝交織核心之形,於輕盈中見厚重,乍見其中摩根智能的智能充電燈光影流轉。由太平地毯特製的竹紋地毯鋪陳足下盡顯意境;烏鎮竹編非遺技藝傳人錢利淮以「太湖石」為中心意象創作,古韻盎然。傳統與現代、工藝與科技的邂逅交匯於此,以竹為媒介構建一道跨越時間與文化的精神長廊,引人入勝。
設計師簡介:梁志天是香港著名建築及室內設計師,從業逾 載,致力推動跨界設計與教育交流。他勇奪2015年 Andrew Martin 國際室內設計大獎「全球年度設計師」殊榮,亦曾任國際室內建築師 設計師團體聯盟(IF)主席。
展示空間 5 - 上海:吳濱,「感官漫遊」
「感官漫遊」引領觀者遠離塵囂,步入宛如記憶花園的多重感官空間,柔化都市節奏的急促律動。足底 Empire 地板鋪陳的溫潤質感,指尖觸及壁上樹皮肌理,空氣中縈繞淡雅香料。光影閃爍,聲音迴盪,拼湊日常片段的剪影。M77 茶櫃設置於中央地帶,內外開合,既作私密匣盒,亦為敞亮窗格;Yardcom 香料園化作幽靜亭閣予人片刻安憩。Moorgen 柔光輕灑,回收物料編織場域記憶,低吟城市與自我之間可持續的情感絮語。
設計師簡介:吳濱既為 W.DESIGN 創辦人,亦是現代東方美學語言的先鋒。他是首位獲國際室內設計大獎「全球年度設計師」殊榮的中國設計師,連續六屆入選 「AD100 」,並勇奪《EDIDA 》中國年度設計師及《Dezeen 》年度室內設計師大獎。
展示空間 6 - 首爾:梁兌旿(Teo Yang),「Fragments of HK, A Letter from Seoul」
世代韓國人對香港的文化情懷凝鑄成一座「圖書館」,海報、音樂、電影片段與收藏物件如同 書卷陳列於架上,個人品味匯流為集體記憶。延續韓國人在圖書館接待客人、交流討論的傳統,展館邀請觀者自在駐足,展開對話與沉思,在首爾與香港、過去與現在之間,展開一場深情綿長的書信往來。
設計師簡介:梁兌旿於芝加哥及加州修習學業,汲取多元文化養分,現領導跨領域設計工作室,作品涵蓋國家博物館、畫廊與全球零售旗艦店,曾獲《Wallpaper*》設計大獎、「AD100」 等榮譽,並入選 2024 Dezeen Awards 設計獎項名單。
特別展示:La Rue – Patrizia Moroso,「Resonant Landscapes」
位於連接展會各個區域的 La Rue 上,意大利家俱品牌 Moroso 帶來由 Patrizia Moroso 精心策劃的裝置藝術 Resonant Landscapes ,致敬 Front Design 的 Pebble Rubble 系列。設計在此逾越功能性,轉化為充滿共鳴與連結的感知體驗。
系列靈感源自自然緩慢而有機的律動,將岩石、苔蘚與林地的紋理與形態化為雕塑般的模組結構,讓身體安然憩息,亦喚醒感官知覺。每個元素透過對自然表面的 立體掃描數據製作,並裹以 特製織品,承載自然世界的觸感記憶。在這片詩意之境中,物質化為情感的迴響 柔軟、踏實、鮮活,坐下的瞬間如同與自然恒久靜謐的相遇。
作品由 Moroso S.p.A 藝術總監Patrizia Moroso 呈獻,她擁有非凡的遠見和創意,多年來與多位設計師及藝術家合作,如 Ron Arad 、Patricia Urquiola 、Tord Boontje 和吉岡德仁等,共同成就在全球備受推崇的作品,實現科技與工藝的完美交融。
特別展示:「 Salon Les Nouveaux Ensembliers」
法國國家傢具管理館Maison&Objet:Paul Bonlarron,「Dining Room」
Maison&Objet 攜手法國國家傢具管理館(Mobilier National )共同呈獻「Maison&ObjetDesign Showcase Award 2025 」獎項,鞏固法國工藝精神與亞洲設計文化之橋樑,表彰當代前衛空間美學的創新實踐。本屆獲獎作品來自首屆「 Salon Les Nouveaux Ensembliers 」委託創作計畫, 從十件受邀設計師的創作中脫穎而出。該計劃由法國國家工藝機構Les Manufactures Nationales – Sèvres 與法國國家傢具管理館共同主辦,旨在紀念 年國際裝飾藝術博覽會百周年。
本屆得獎者為駐巴黎設計師Paul Bonlarron ,他畢業於ENSCI –Les Ateliers ,作品「 Dining Room 」將食材廚餘化為材料、色彩與器皿。從宴會長餐桌延伸開來,盡見以蛋殼琺瑯製成的餐盤、麵包形的燈具、蔬菜生物塑料打造的彩繪玻璃窗、以洋蔥皮天然染料染製的摺皺桌布,以及由茄子皮編織而成的巨幅掛毯。空間既是對奢華裝飾的放縱頌歌,也是對永續幻想的詩意回應。
與此同時,受法國駐華大使館邀請,計畫中的另外兩位設計師 Marion Mailaender 與Mathilde Bretillot 亦將攜作參展廣州設計週,延伸國際對話,將法式工藝美學與創意精神帶入粵港澳大灣區,奏起一場跨文化的設計交響曲。
3. Le Club – 商務貴賓廳與合作項目:CL3 思聯 × Lim + Lu 林子設計,「Di alogue」
Le Club 靈感源自Maison&Objet 巴黎展會的商務貴賓廳,旨在促進人脈建立與商務活動,作為業界專業人士參觀展覽期間的專屬交流中心。空間由香港知名設計工作室 CL3 思聯及 Lim +Lu 林子設計聯手打造,展現本地設計力量的獨特語彙與創意表達,並雲集 個精選品牌進行商業展示。作為「Le Club 」的一部分,特設的商務計劃(Business Programme )為受邀設計專業人士量身定制一系列會面與引介活動,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大灣區的設計合作與商機探索。
由Lim + Lu 林子設計與CL3 思聯攜手設計的 Le Club 將香港日常生活細節重新詮釋為建築語言,靈感取自遍布茶餐廳、街市和路邊攤尋常可見的膠凳,昇華至模組化的堆疊格柵系統與懸掛式燈光結構。整體空間以兩層「天圓地方」的設計呈現,在私密性與通透性之間取得巧妙平衡:內層正方形提供休閒沙發座椅,適合輕鬆交流;外層則規劃為專注的會議空間,雙接待台與中央酒吧形成圓環的軸心。兩間設計工作室共同打造訂製家具,融入復古與借來的物件,包括靈感源自餐廳桌面的推車沙發和圓形隔板,構成可靈活調整的半私密環境。熟悉而新穎的氛圍勾勒出一幅生動的城市寫照,展現香港的韌性、創造力與文化從容。
設計師簡介:作為 CL3思聯的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,林偉而先生擁有逾 年策劃設計項目的豐富經驗。作為備受讚譽的建築師及藝術家,林先生畢業於康乃爾大學,並在過去三十載一直位於建築、文化與藝術的前沿。林先生在全球設計界奠定顯赫名聲,工作室的作品多元精湛、屢獲殊榮,包括香港H Queen’s 、曼谷Gaysorn Amarin ,以及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以及重慶來福士的室內設計,近期作品包括 會館以及位於上海西岸的藝術酒店。他是康奈爾大學校董會成員,並擔任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顧問; 年,他獲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(SCAD )頒授榮譽博士。
Lim + Lu 林子設計是一間屢獲殊榮的跨領域設計工作室,創立於紐約,現總部位於香港。由康奈爾大學校友林振華( Vincent Lim )與盧曼子( Elaine Lu )共同創辦,工作室的設計範疇涵蓋建築、室內、傢俱和產品設計服務,致力將日常元素轉化為精緻靈活的系統,以統一的概念為原則。他們的作品融會東西方的美學感知,結合建築的實用精準與情感敘事,創造大膽而歷久不衰的空間設計。
地點: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C 展覽廳(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)
日期:
2025 年12月3 至 5 日:對設計業界專業人士開放
2025 年12月6日:對公眾開放
入場:免費預約登記入場
登記:https://profil.maison-objet.com/en/hong-kong/registration.htm
12月3至5日:設計業界專業人士
12月6日:設計愛好者及公眾